“讀史使人明智,讀詩使人聰慧,演算使人精密,哲理使人深刻,倫理學使人有修養,邏輯修辭使人善辯。”但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讀很多書,不是每一個人都博學多才,但至少也不要一生當中讀書太少。關于閱讀,很多時候我都會想到那些名著,例如:四大名著等等。
既然談到閱讀,不管怎么樣,讀過之后總會有一些些感受或想法,或許某本書構思的奇妙會讓你折服,某本書中復雜的故事情節、人物關系會讓你驚嘆。
從小到大,我并沒有看過很多課外書籍,由于學習的壓力,一直埋頭于題海,沒有時間去閱讀課外書。在我多年的學習生涯中,最忙碌的高中階段反而是我讀書最多的時期。高一寒假我用壓歲錢買了一本正版的《紅樓夢》,很厚,包裝很精美。雖然是放假,但我一直是晚上看書的。當時在看的時候沒有什么很大的觸動。小時候也看過《紅樓夢》的電視劇,那時不懂,只覺得沒意思,沒看幾集就死一個人,死了好多人。當我看完這本書后好幾天發現書里的人物事件還在我腦子里轉悠,我才驚嘆于這本驚世之作。其實《紅樓夢》中,我最佩服的一個人物就是王熙鳳,她沒有念過書,不識字,卻在如此大的家族之中混得如此地位,把權力玩弄于鼓掌之間?,F在想想小時候認為“死了好多人”的想法也不是很荒唐,現在也只是僅僅知道為什么會死好多人,因為處于封建社會,學過歷史的人都能說出一二。
我喜歡看書,散文、小說、雜文、詩歌等都會看。由于“資金”不足,我經常去書店買二手書,或到地攤買盜版書。幾本新的包裝精美的書差不多都是我過生日朋友送我的,因為我說有錢買禮物不如買本書吧。我有空也會和朋友互換書看,這叫做“資源共享”。
閱讀書籍沒有時間、沒有國界限制,不管中外都有無數優秀作品值得我們拜讀,像《簡愛》、《飄》、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、《基督山伯爵》等一些我看過的書都是非常值得徜徉其中,或許因為文化差異,很多國外書籍我無法體會書中主人公的感受。在我讀的眾多的書中,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是路遙的《平凡的世界》,也因為這本書我喜歡上了路遙的作品。因為受我的影響,我身邊的朋友由沒聽過路遙,到去買路遙的書,甚至于我與幾個普通朋友變成為好朋友是因為我們對《平凡的世界》的共同認識。
我很欣賞書中的主人公孫少平。也許因為我也是從農村出來的,所以我特別欣賞他身上那股勁兒。他不愿呆在農村,他拒絕哥哥合伙辦磚廠的邀請,而寧愿出去自己打拼,再苦再累也不跟家里人說。他向往外面的世界,遇到再多挫折也不怨天尤人。
至于他和田曉霞的戀情很美好。以他的身份地位和一個當時讀過大學、在省報當記者并且家庭條件優越的人在一起是需要勇氣的,畢竟古往今來門當戶對是根深蒂固的觀念。但至少在這方面他比他哥哥強,孫少安在潤葉表達心意之后,卻一直逃避退縮從而使潤葉陷入痛苦之中。孫少平懷著對這份感情的憧憬善始,卻不能善終。田曉霞的死對他的打擊是非常沉重的,然而他并沒有因此而沉淪,留下懷念的他繼續堅強地活著。孫少平并不出眾,但他的某些品質卻吸引人。在這本書的最后一頁是這樣寫著的:他在礦部前下了車,抬頭望了望高聳的選煤樓,雄偉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,眼里忍不住涌滿了淚水。溫暖的季風吹過了綠黃相間的山野,藍天上,是太陽永恒的微笑。他依稀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滿活力的歌在耳邊回響。這是贊美青春和生命的歌……這并不是悲劇的結局而是一種新的生活的開始,沒有沉迷于過去的傷痛而重新去生活,需要莫大的勇氣。孫少平他一直向往一切美好的事物,向往外面的世界,向往美好的愛情,向往幸福安定的生活,并且努力去追求,不停腳步……
其實他身上所體現的這些正是我所需要的。在很多人追求金錢與利益、情感缺失的現今所需要的也正是這些質樸純粹的感情。
閱讀最終的目的,總而言之就是讓自己過得更好。具體來說包括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。物質方面就是有份好工作,多掙點錢提高生活水平;精神方面就是提高自己的修養,學到一些自身所不具的品質。
通過讀書即閱讀能讓人在茫然時找到目標,通過讀書能讓人努力去實現目標。通過閱讀讓自己找到動力追求夢想,讓自己學會更好地做人做事。
閱讀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,而是整個社會。